华大青年讯(通讯员 欧阳嘉蕙 任宇彤)经层层遴选,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“E语红途 智导井冈”实践队(以下简称“实践队”)成功入选2025年“井冈情 中国梦”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。8月20日,实践队抵达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(以下简称“井冈山中心”),将与全国各高校实践团队共启为期七天的红色教育实践。实践队将发挥计算机专业技术优势,围绕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需求,通过技术创新助力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与跨语言传播。

图1:实践队全体队员合影
开营仪式上,实践队指导老师赵丹作为教师代表发言。她介绍了实践队将依托专业优势开发多语种智慧导览系统,推动科技创新与红色文化传播融合,同时引导学生在革命老区接受精神洗礼,促进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。井冈山中心领导随后致辞,明确纪律要求,介绍实践活动情况。带着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,实践队首日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。

图2:实践队指导老师赵丹在开营仪式上发言
理论解码:以专题授课探精神本质
在《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》专题教学课程中,队员们系统了解了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背景、发展历程及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。课程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的历程为脉络,结合“文家市转兵”“莲花决策”“茅坪安家”等关键历史节点,阐明“井冈山选择了毛泽东”“毛泽东选择了井冈山”的历史必然性,并重点阐释了“坚定执着追理想、实事求是闯新路、艰苦奋斗攻难关、依靠群众求胜利”的井冈山精神。

图3:授课老师肖建军开展井冈山专题教学
情景回溯:从历史现场悟改编智慧
“三湾改编”情景教学打破传统模式,授课老师肖建军系统梳理了历史上“三湾改编”的背景、内容、原因与意义,为队员理解历史逻辑奠定基础。队员们分组组建“前敌委员会”,推选“毛委员代表”聚焦“部队改编”开展情景模拟,在角色转换中体悟革命先辈绝境探路的智慧。实践环节,各小组模拟军队建制,设计并展示班名、班训、班歌,深化对组织建设的理解。
艺术共情:借红色旋律传使命担当
阵阵歌声回荡在井冈山的夜空,“歌声中的红色记忆”主题活动成为传递革命精神的生动载体。各实践队通过领唱、合唱、接力传唱等方式,配合互动游戏学习经典红歌。在歌声与影像交织,让红色记忆浸润人心。

图4:实践队队员们在井冈山唱响红歌
首日社会实践以“历史逻辑+实践逻辑+情感逻辑”三线并行,创新红色教育形式,推动红色教育从“知识传递”向“精神传承”深化。沉浸式学习让井冈山精神从“书本概念”变得可触可感,帮助队员明晰历史规律的同时,进一步激发了其以青春践行使命的行动自觉。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,实践队将结合专业特色推进智慧导览系统研发,在实地调研与技术实践中深化对井冈山精神的领悟,实现科创与红色传承的联动。
审读人:庄甲鹏 肖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