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师法律人进社区:为老党员筑牢反诈爱国双翼

时间:2025-07-04 20:18 来源:法学院 作者:陈锦鸿 阮子尧 编辑:江明慧 点击:

为切实提升社区老党员法治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,同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,在“七一”建党节来临之际,7月1日,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一同前往银海雅苑社区,将普法宣讲与社区党日活动紧密结合,为社区高龄党员带来了一场内容充实的法治与精神“双料”宣讲。

华大青年讯(通讯员 陈锦鸿 阮子尧)为切实提升社区老党员法治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,同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,在“七一”建党节来临之际,7月1日,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一同前往银海雅苑社区,将普法宣讲与社区党日活动紧密结合,为社区高龄党员带来了一场内容充实的法治与精神“双料”宣讲。

针对社区高龄党员群体信息获取渠道有限、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等特点,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反诈专题宣传。宣讲人员通过精准剖析当前老年人群体面临的主要诈骗风险点,结合近年来在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诈骗案例,如“保健品诈骗”“投资理财诈骗”“冒充公检法诈骗”等,系统普及了防范诈骗的法律知识与实用技能。宣讲内容涵盖诈骗的常见特征、识别方法,遭遇诈骗后的有效维权途径,以及可寻求的法律援助资源等。

(图 1:普法志愿者进行防诈宣讲)

在互动环节,志愿者一一为老党员们解答常见的法律问题,现场气氛热烈。活动旨在提高老党员们的反诈意识和自护能力,切实守护好老党员及社区居民的“钱袋子”安全,共同营造社区“全民反诈”的良好氛围。

(图 2:普法志愿者向社区老党员分发爱国主义宣传手册)

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基础上,宣讲活动自然衔接至爱国主义教育主题。志愿者通过派发宣传手册、生动讲解等形式,与老党员们一起学习《宪法》《爱国主义教育法》《英雄烈士保护法》《国旗法》《国徽法》《国歌法》等核心法律。针对老党员们关心的国旗、国徽使用规范问题,普法人员特别强调了相关禁止性行为及法律后果,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不当使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。志愿者与老党员们共同学习法律精神,促进其自觉尊法、守法、用法,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传承红色基因。

(图 3:法学院志愿者与社区老党员合影)

此次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党日活动平台,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动课堂,不仅实现了普法宣讲与党性教育的有机融合,更具针对性地提升社区高龄党员的诈骗防范意识和爱国守法观念,在社区内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。法苑学子也在服务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能力,实现知行合一。这种双向受益的模式,既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了专业法治力量,又为高校实践育人提供了鲜活平台,为探索校社共建长效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
审读人:万枞 张永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