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利群书社杯”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征集通知

时间:2025-03-21 11:31 来源:校团委 作者:校团委 编辑:戴紫嫣 点击:

为纪念恽代英诞辰130周年、利群书社创立105周年,传承和弘扬恽代英精神,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展现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创的独特魅力,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才华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、校团委决定举办校园文创设计大赛。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,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意志,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,其精神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。利群书社创立旨在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,团结进步青年,为社会变革贡献力量。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同学们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、学科特色、校园风貌等元素,设计出具有华师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文创作品,让恽代英精神和利群书社的理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为纪念恽代英诞辰130周年、利群书社创立105周年,传承和弘扬恽代英精神,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,展现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文创的独特魅力,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才华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、校团委决定举办校园文创设计大赛。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,他以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意志,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,其精神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。利群书社创立旨在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,团结进步青年,为社会变革贡献力量。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同学们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、学科特色、校园风貌等元素,设计出具有华师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文创作品,让恽代英精神和利群书社的理念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一、大赛主题

作品围绕“创艺华师 书社新韵”核心主题,从以下维度展开创作:

1.校史文化:以1903年文华书院大学部为起点,展现办学传统、历史事件、名人故事等。

2.建筑景观:桂子山标志性建筑(文华公书林、博雅广场、恽代英雕像等)。

3.精神符号:校训“求实创新·立德树人”、校徽、华师精神等。

4.校园生活:课堂文化、社团活动、校园四季景观等特色场景。  

二、参赛对象

华中师范大学全体在校学生(包括本科生、研究生),可以个人或团队(不超过3人)的形式参赛。

三、作品要求

1.作品类型:包括但不限于文具类(如笔记本、书签、明信片等)、服饰类(如T恤、帽子等)、生活用品类(如杯子、雨伞、钥匙扣等)、电子周边类(如鼠标垫、U盘等)、工艺品类(如摆件、饰品等)。

2.原创性: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,未在其他比赛中获奖或公开发表,不存在抄袭、侵权等行为。如有违反,将取消参赛资格,并由参赛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
3.完整性:参赛作品应提交完整的设计方案,包括设计图稿(需提供高清图片,JPG格式)、设计说明(阐述设计理念、创意来源、产品用途等,字数不低于300字)、制作工艺说明(如有特殊工艺要求,需详细说明)。

4.可实现性:作品应具有一定的可制作性和市场潜力,能够在实际生产中转化为商品。

四、赛程安排

1.作品征集:3月24日至4月20日,参赛选手将报名表(见附件)及作品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,邮件主题注明“利群书社杯校园文创设计大赛—作品名称”。

2.初赛评审: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,选出若干优秀作品进入复赛。

3.复赛展示:入围复赛的作品将在学校相关网站进行网上投票,接受全校师生的投票和评价。

4.决赛评审:结合网上投票结果,将由相关专业教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,评审委员会根据作品的设计创意、文化内涵、实用性、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,确定最终的获奖作品。

5.结果公布:5月中旬,在学校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获奖名单,并举行颁奖典礼。

五、奖项设置

1.一等奖:1名,奖金2000元,颁发荣誉证书。

2.二等奖:2名,奖金1000元,颁发荣誉证书。

3.三等奖:3名,奖金500元,颁发荣誉证书。

4.入围奖:若干名,颁发荣誉证书和精美文创礼品一份。

六、注意事项

1.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作者共同所有,出版社有权在相关活动中使用参赛作品,包括但不限于展览、宣传、出版、制作等,不再另行支付费用。后续如需对作品进行销售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会同作者签订版权购买相关的合同。

2.参赛作品在提交后只有一次修改机会,可在规定的征集时间内重新提交,以最后一次提交的作品为准。

3.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,如遇不可抗力等因素,出版社有权对大赛的赛程、规则等进行调整。

4.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帮助,请联系大赛组委会,联系人:卢老师, 联系电话:027-67867362,电子邮箱:876794903@qq.com。

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本次校园文创设计大赛,用你们的创意和才华,为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增添新的色彩!


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

共青团华中师范大学委员会

利群书社

2025年3月21日

 附件 报名表.doc

附件【附件 报名表.doc】已下载